理論實踐並行 全面掌握創科趨勢
教育資訊 教育傳媒 教育專業 教育專業26期 《施政報告》 STEAM 香港數理教育學會 李志文校長政府大力推動 STEAM 教育,銳意發展創科,安排學生參與具規模和質素的 STEAM 活動,並須委派統籌人員規劃STEAM 教育。STEAM 教育的校內統整固然重要,但師生與外界機構的接觸交流同樣不可忽視,這樣才能實際了解創科趨勢與發展現況。
提出宏觀計劃 推動跨學科合作
政府提出委派統籌專員規劃課堂內外的 STEAM 教育,STEAM 統籌員的角色是要為學校的 STEAM 教學作出宏觀的計劃,不能局限於只讓學生參加外間的課程或活動。統籌員應有良好的溝通能力,能夠推動跨學科合作,為全校的學生制定相關課程,讓 STEAM 的學習能夠在不同的年級和學科中互相連結貫通。統籌員同時要積極參與培訓,掌握最新的創科發展趨勢,具備良好的觸覺和眼界,能夠尋找合適的科創企業、科學園、數碼港、大專院校等機構進行協作或觀摩。
按照年齡調整深度 制定活動評估措施
現存的教育課程對於不同年齡學生的心智和能力,均有適切的描述,STEAM 活動須因應程度調節基本的內容。而一些與 STEAM 息息相關的學科,例如:數學、科學、電腦等,均針對不同階段有指定的學習進度。一個具質素的 STEAM 活動,應該能夠根據這些學科的進度,在理論知識的層面中滲入有關元素,然後要求學生能整合各個學科中所學到的內容,透過手作的過程體驗、深化和互通。
STEAM 活動有時會缺乏評估,而缺乏評估的STEAM 活動,很可能會流於成為一個純粹的趣味性活動。所以有效的評估措施是相當重要。評估可以讓教師了解到學生在活動中掌握到的內容,從而進一步完善學生的知識、技能和態度。同時建議課程發展處可以制定一個 STEAM 活動 / 課程的實際標準,更可以援引一些學校的優質教學例子,讓其他同工參考。
擴闊師生眼界 撥款支持學術交流
STEAM 教育着重於創科發展,必須讓師生有機會擴闊眼光,接觸外界的機構,了解科技趨勢。現時的「i-Journey」在職教師帶薪境外進修計劃,是其中一個讓教師有機會吸收新知識的項目,老師能透過這個計劃,到訪內地、芬蘭、澳洲等地,體驗其他地方的創科成果。此外,可以鼓勵師生出席一些學術組織(例如:香港科學院)舉辦的國際性研討會議,又或參與以STEAM 為主題的大型嘉年華,既可展現教學成果,亦可互相觀摩切磋。
建議優質教育基金可以為 STEAM 活動加以撥款,資助學生參與創科有關的參觀和交流。課程發展處亦可以參考「種籽」計劃的安排,委派課程發展主任和專家顧問到校支援,與學校共同策劃課程及發展所需的資源和策略,讓教學實踐更能配合課程發展重點。